

本網(wǎng)訊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我校學生志愿者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在不同的城市和鄉(xiāng)村,許多回鄉(xiāng)的大學生自愿到一線工作,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貢獻自己的力量。其中就有我校16級財經(jīng)政法系學生李謙和16級生物化學系王鋼身影。他們同為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人,面對疫情他們的付出受到了當?shù)卣奈募▓蟊頁P,同時黃岡日報也對他們進行了報道。
李謙是自告奮勇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活動,她的工作是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半,每天在村主要道路卡口處值班,嚴格禁止本村村民外出以及外地人員進入,對于因特殊情況需要進入的人員實行登記,測量體溫,并對攜帶的物品進行消毒,對于不戴口罩的人員及時勸返。李謙說:“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他們都是我的榜樣,他們鼓勵、支持我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她身邊也發(fā)生了很多讓人感動的事情。李謙說:“在防控疫情期間除了村干部認真負責外,退役兵、黨員,還有一些和我一樣的返鄉(xiāng)大學生,他們都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除了白天值班外,有些人還主動報名晚上留守在卡口值班。他們不畏嚴寒、不懼風雨,時刻堅守在疫情防控崗位上。”
李謙告訴我們,她每天會關(guān)注疫情新聞,隨著新聞報道說冠狀病毒的潛伏期長,很容易交叉感染,她也擔心自己會感染上。但是她沒有輕言放棄,她說:“相比其他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面臨的危險比我大很多。黨員發(fā)展對象志愿者的身份讓我心生了不同常人的使命感:雖說現(xiàn)在不存在拋頭顱,灑熱血,但我需要明白這大好時代是從何而來。現(xiàn)在的時代是幸福安定的,那我作為發(fā)展黨員對象,則更應(yīng)該更好地維護村民的利益,維持好美好時代!”她認為志愿活動中最重要的是認真負責、勤勞踏實、要學會為他人著想,要想他人所想,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
疫情當前,她想對所有的志愿者說:“大家都是好樣的,大家辛苦了!”對各位老師和同學說:“共同戰(zhàn)‘疫’,我們都在行動!我們一定會戰(zhàn)勝疫情!我們一起等春暖花開日!我們一起加油!”
當王鋼看著電視里對疫情的報道,報名志愿服務(wù)的想法就他心中萌發(fā)了,他下定決心主動請戰(zhàn),參與志愿服務(wù)活動,為抗擊疫情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得知要接受采訪時,王鋼說:"這也只是一件小事,不用采訪吧!"他覺得他做的并不夠,那些工作在一線的基層干部對這次疫情也做了很大的貢獻。但他也很感謝組織的肯定,以后一定會更加的努力,擁有更大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
“我原本打算去武漢支援的,但是當時各地的管控已經(jīng)相當嚴厲,并且我所學的專業(yè)又與醫(yī)護專業(yè)失之交臂,所以沒有辦法過去。”當談到志愿服務(wù)申請時,王鋼這樣說道。但即便沒有隨自己的心愿前往武漢這樣的“一線戰(zhàn)場”去支援,王鋼也沒有灰心喪氣,轉(zhuǎn)而又留在了黃岡,如愿以償?shù)爻蔀橐幻鈽s的志愿者。
天才蒙蒙亮,空氣中夾雜著露水,當我們還躺在溫暖的被窩時,他便起床開始執(zhí)勤,管理村口的運輸通行、為過路的行人測量體溫、做好清潔消毒的這些工作已成為他的家常便飯,日常工作超十小時,勞累程度僅次于一線工作者。同時,村里的老人比較多,思想觀念落后,理解不了志愿者們的工作,這是讓王鋼最頭疼的。每次他都需要一點一點地去和老人家解釋、講道理,這個過程不僅需要耐心,說話技巧也是關(guān)鍵,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老人的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
王鋼說:“我是一名預備黨員,遇到事情黨員要先上!”這同時也是他的行事準則:無論困難多大,疫情多嚴重,只要國家需要,他隨時都可以向前沖。通過這次抗“疫”,他對人生也有了不一樣的認識,認為能為更多人奉獻自己的力量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策劃:黨務(wù)工作部)
(學生記者 鄭捷 曾子儀 肖琴)
(編輯: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