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9-2020年第2學期注定了不同尋常,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我們未能如約走進早已春暖花開的校園,與同學和老師共赴一場春季學期的約會,但我們可以轉戰(zhàn)陣地,“宅”在家中,以網絡教學的形式構建教學相長的“空中課堂”,度過了一段特殊的時光。
分階啟動分層實施
根據(jù)學校實際,早在學期初即決定采取分階段啟動“在線輔導+在線直播”的在線教學方式,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保證學生學業(yè)不受疫情影響,教學質量標準不降低。第一階段,2月10日起學生在指定在“高校邦”在線教學平臺上完成公共選修課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必修課的學習、測驗、討論和考核等學習任務;第二階段,由各教學單位根據(jù)師生實際情況和專業(yè)特點為每個班選取2-4門專業(yè)課開展在線教學;公共課部選取4門通識課開展在線教學,并發(fā)布大學生在家進行體育鍛煉的建議和要求,指導學生在家進行體育鍛煉;第三階段,截止本月初,各教學單位303名教師開展在線教學課程累計達815門,占總應開門次79.05%,其中,理論課程全開。部分需要實驗器材和實驗藥品的課程,逐步讓老師到實驗室在線演示實驗,學生反復觀看,待復學后集中實操。其他沒有教學條件的教師,已安排在線預習,通過微信、QQ進行輔導,確保本學期教學任務得到落實。
多輪線上研討交流
近期,為了更好的保證線上教學效果,我校各教學單位紛紛通過“云會議”“云公開課”等方式組織了關于線上教學的研討活動,老師們通過研討活動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分享了經驗。

財經政法系李莎老師在研討會上結合學科特點,分享了其基于翻轉課堂理念所進行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經驗,同時也分享了對在線教學的看法:“線上教學模式對我們的教學水平、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但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它可以帶來高效的教學效果,新穎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也是一種吸引,利用網絡的平臺將我們的教學過程予以保存,對我們后期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改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支撐。”
優(yōu)秀教師示范引領
城市建設系組織全體任課老師和建筑學專業(yè)5173003151班全體學生在騰訊會議網絡平臺上聆聽了湖北工程學院建筑學院胡凱華博士講授的《中國園林史》教學示范課。

本次公開課從《別有洞天——中國人居環(huán)境的理想》入手,重點講解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理想景象,梳理了中國古典園林在國土空間上的分布,同時強調了本次課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以及如何進行有效學習本課程知識體系的方法。胡老師教學目標明確,課堂組織合理有序,師生互動熱烈,教學效果良好。
通過優(yōu)秀教師的示范作用,讓老師們領略到網絡教學的優(yōu)勢以及如何更好更有序地組織網絡教學。
平臺遴選、培訓一站式服務
為應對在線教學的需求,各教學單位在教育部推薦的22個在線教學平臺中廣泛征求任課教師的意見,最后確定主要使用高校邦、智慧樹、UOOC聯(lián)盟、超星學習通等平臺進行在線教學,主要使用騰訊“QQ群課堂”和阿里“釘釘”等直播工具。
為確保師生線上教學能力到位,學校積極聯(lián)系各個在線平臺,以在線直播的形式開展“停課不停學”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活動,幫助教師提高在線教學能力和水平,在校級培訓的基礎上,組織24名教師參加由師培聯(lián)盟(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主辦的3次全國性在線教育培訓會議。同時,教務處分類整理了在線教學培訓、免費電子教材、各大課程平臺免費課程資源、在線教學方法等在線教學資源,為教師做好在線教學一站式服務;建立QQ交流群,發(fā)布具體的操作手冊,和隨時答疑解決老師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因課制宜強化過程
在開展好在線教學的同時,學校嚴格執(zhí)行在線教學課程教學計劃,確保在線教學質量監(jiān)控到位。通過各班教學聯(lián)絡員實施在線教學周報制、院系兩級領導組織進入線上平臺聽課,實時掌握線上教學效果;通過設置考核權重、發(fā)布作業(yè)和線上測試等方式完善在線教學評價;通過課上點名簽到、觀看視頻時間和進度控制、課堂小測驗、課后作業(yè)、發(fā)布討論、提供閱讀材料等措施,強化線上教學過程化考核;做好以考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習,確保線上線下教學同質等效。
(供稿:教務處曹磊)
(審校、編輯:陸安)